close

  2009年三月,清大社會所碩一方法論課堂上,初入學術殿堂的研究生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,主題是求學過程中感受到的不平等。問題很複雜,剛經歷過社會學研究所考試的學生們暫時放下高來高去的階層、慣習、文化資本等概念語言,拾起一段段埋藏在記憶深處的成長故事,自己的、別人的、看到的、聽到的,下課鐘聲不是討論的結束,而是更私密的分享的開始。那一天,從人社院到風雲樓,從風雲樓到小吃部,故事一點也不煽情,我們卻無數次地濕了眼眶:誰誰誰的國中同學有一半去當了八家將,誰誰誰從小就知道自己要好好念書未來不要像父母一樣,誰誰誰卻是從小被母親逼著讀書,後來才知道媽媽不希望自己未來像她一樣;誰誰誰的朋友所有課餘時間都投入打工卻連生活費都不夠,遑論像山一樣壓在身上的助學貸款;誰誰誰一路上就讀人人稱羨的明星學校,卻告訴我們她沒有別的選擇,研究所是父母對她的基本要求。
  這場分享會直到半夜一點才依依不捨地解散,躺在床上,我們的心裡仍澎湃地迴盪著些「什麼」,幾乎難以入眠。曾有的學科訓練告訴我們,這些故事並不是「個別」的生命經驗,我們似乎落入了C. Wright Mills所說的「圈套」中,卻還無法將這些個人傳記連結到社會歷史,所以我們焦慮、無力,所以社會上仍充斥著漠然與不安,而我們不願意停留在這裡。
  關注教育與階層議題的「有機社群工作坊」誕生了。
  在清大社會所及清大教學發展中心的支持下,我們開始一連串讀書會、電影與紀錄片觀賞,並在暑期的開始舉辦了研習營,分組提出四個研究計畫,從國中、重考班、離鄉大學生到助貸,雖然感興趣的社會現象不同,背後的共同關懷卻是一樣的:「為什麼我們的教育體制把所有人都推到同一條路上?為什麼在向上流動的廝殺中我們卻都感到身不由己、別無選擇?」可惜突如奇來的莫拉克風災打斷了暑期的田野計畫,大多工作坊成員跟著清大社會所成員組成的團隊下六龜,並在開學後持續關注、幫助災後重建。眼看工作坊預計的成果發表時間就要到了,我們並沒有忘記當初的發想與感動,卻只能在有限的時間中讓這些議題盡量發酵。
  這就是教育階層週的由來。
  我們捫心自問,身為清華大學社會所的學生,我們能做什麼?我們處於甚麼樣的位置?我們沒有忽略我們身為既得利益者的角度,不願也不敢自比為揭露真實的先知,更不敢自我膨脹,挾帶、運用知識霸權來「教育大眾」。一開始的感動,始終來自我們受教育的經驗,在校園內的特權位置,也限制或賦予了我們在結構內的能動性,於是我們決定,用一個禮拜的時間,邀請各位與我們共同觀賞三部影片,以及一個原鄉校長的演講。一部台灣反高學分運動紀錄片、一部新加坡電影、一部中國高三學生準備高考的紀錄片,我們也曾懷疑,跨越國界的題材選擇是否不妥,卻在共同觀賞《小孩不笨2》與《高三》時,情不自禁淚流滿面,眼淚為影片投下最有力的一票,劇情勾起的,是一幕幕求學過程中的時代記憶,原來,這不只是台灣學子要面對的隱藏傷痕(the hidden injuries)。
  教育階層週提供的是一個平台,議題以及影片的詮釋權握在每一個觀賞者手上,但請別吝於與我們分享,讓所有的參與者在此相遇、分享與創作,讓我們更了解彼此,也更了解自己的生命處境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rganic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